红旗谱(二首)
远 山
人间天河
“人间天河”红旗渠,在“三年困难时期”的1960年开工,河南省林县先后选调10万人,参加会战。
该工程历时10年,投入人工5611万个,修建总干渠、分干渠10条,共304.1公里;修建农渠4281条,共2488公里。
这条 “人间天河” ,被誉为:
“世界第八大奇迹”,
“新中国两大奇迹之一”。
“中国的水长城”。
为了这一开天辟地的宏伟工程,当地共有81位英雄的建设者,献出了他们宝贵的生命。
孕育出“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伟大的“红旗渠精神”。
“红旗渠精神”,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
—— 作者题记
你可曾见过这样一条河
有一湾碧波从天上流过
她就像天河
挽着白云朵朵
就这样悄悄
流进百姓的心窝
你可曾听过这样一首歌
歌声唱出这奇迹的苦与乐
震天的一声吼
点燃心中的那团火
扯下玉带
从此群山不寂寞
这心中的天河
是不息的战歌
志立过
酒干过
奋进路上不退缩
这美丽的天河
是高唱的赞歌
汗淌过
血洒过
中华儿女大气魄
这心中的天河
是不息的战歌
红旗渠
英雄渠
中华儿女大气魄
这美丽的天河
是高唱的赞歌
红旗渠
幸福渠
浇灌人间好生活
织牛搭桥幽会
那是迷人的神话
百姓接天通渠
不是梦里的传说

望见焦桐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有一张为人熟知的照片:他肩披外套,双手叉腰,侧头目视远方,而在他背后,依稀生长着一片片桐树叶。
因为那棵似隐似现的泡桐,是焦裕禄当年自己栽种的,所以人们亲切地称其为:焦桐。
1963春天,调任兰考县委书记几个月的焦裕禄,便向在兰考插队的上海知青请教,确定了种植泡桐抗击风沙的科学思路。
因为泡桐耐盐碱,沙窝子里也能扎根成活,一棵棵小树长大成林,就可以合力挡风遮沙,有效保护庄稼。
昔日兰考遍地绿油油的泡桐树,成为焦裕禄带领全县人民,治理“水沙碱三害”的金钥匙。
而今黄河故道上,大片大片,高耸挺拔的焦桐林,因木材纹路清晰,声学品质和共振性能好,板料音质奇佳,已成为制作古琴、琵笆的最好品材,在全国独一无二。
斯人已逝,风骨犹存。焦桐蓬勃生长在中原大地,正如焦裕禄历久弥坚的公仆精神,已深深扎根于亿万百姓心中。
——作者题记
望见这高高的焦桐树
谁都认得出
当年的那棵小树苗
已在这里扎根驻足
走近这高高的焦桐树
谁都记得住
它代表一个人哟
俯首甘为孺子牛
已在这里安家落户
啊 百姓呼唤你哟
——焦裕禄 焦裕禄
啊 百姓想念你哟
——焦裕禄 焦裕禄
你腰杆硬哟
铁肩扛起一片天
你心滚烫哟
满怀焐热一方土
望见这高高的焦桐树
谁都认得出
当年的棵棵小树苗哟
已长成千丈精神万里气度
走近这高高的焦桐树
谁都记得住
它代表一群人哟
给千家万户
捧上甜美送来幸福
啊 多想抱抱你哟
——焦裕禄 焦裕禄
啊 多想亲亲你哟
——焦裕禄 焦裕禄
百姓是咱的爹和娘哟
是亲生的父母
咱要做百姓好公仆哟
鞠躬尽瘁做公仆
精气神激越了初心
真善美唱出了肺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