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马年春节前夕,习近平主席在在人民大会堂,同各民主党派人士代表,欢聚一堂,共迎新春讲话时说,再过几天,就是农历马年春节了。我念两副报纸上刊登的春联送给大家,一副是“骏马追风扬气魄,寒梅傲雪见精神”,另一副是“昂首扬鬃,骏马舞东风,追求梦想;斗寒傲雪,红梅开大地,实现复兴”。
丹青忆传统 快鞭催圆梦
创作油画《上党课》追忆
张德宽
联想前段时期,习近平主席到瑞金瞻仰了第一次、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会址。习近平重提革命精神和红色传统,令人振奋,令人鼓舞,令人深思。
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最撼人心魂的要数一九二八年四月,当朱德和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井冈山,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后,军民团结一心,经过连续艰苦的战斗,多次粉碎了国民党“围剿”,形成了井冈山精神。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思想和高尚情操,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革命者前仆后继,成为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大庆精神、雷锋精神、抗洪精神、航天精神等革命精神的重要源头。
有些事情随着时间飞逝,会逐渐淡忘,但有些经历会刻骨铭心,经久不灭,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彰显出她的意义和价值。我创作油画《上党课》,己经过去四十多年,那时的创作过程仍记忆犹新,历历在目。
历史回顾
我曾研究过大量红军反“围剿”的资料。
红军对通信工作从来就非常重视。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第一次反“围剿”作战中,王诤、刘寅参加红军的第四天(1931年1月3日),朱总司令、毛泽东总政委便亲切亲见了他们,鼓励他们为建立红军的无线电通信努力工作。接见后不久,王诤即任命为红军第一个无线电队的队长。
1931年1月28日,红一方面军朱德总司令,毛泽东总政委亲自签发了《调学生学无线电的命令》,指出“无线电的工作,比任何局部的技术工作都更重要些”,要求各部队按规定条件,选调可造就的青年,到总部无线电队来学习。之后,各部队按照规定条件选送了学员。2月初。方面军总部无线电队于江西省宁都县小布(后迁至吉安东固坳上)开办了第一期无线电训练班。朱总司令、毛泽东总政委对训练班十分关怀。开学时,朱总司令亲临讲话,毛总政委常到训练班讲时事、上党课。
3月初,在江西省宁都县甘塘镇红军驻地,从各部队抽调了十二名青年男女战士,从事电台工作,这些刚从田里种地的泥腿子,哪会摆弄电台,学习使用电台知识。因为从各部队调来,人地生疏,技术有难度,团结上难免有点疙疙瘩瘩。于是便请毛总政委为红军无线电班上党课。据通信兵陈列馆馆长张爱丽说,她多次去瑞金红军纪念馆学习,她和当地的老红军座谈中得知,当年毛总政委讲完党课还关切地问学员,“你们有没有政治教员”,学员说,没有,说着毛总政委就拿起花名册,在上面写上了“毛泽东”三个字
这是我军通信兵历史上第一次党课,这段历史对通信兵极其重要,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为了搞清历史背景,我三次登门拜访王诤同志(文革前任四机部部长),他每次都热情地介绍当时的具体情景,有一次,还带着我去西直门总政招待所,会见南京军区原副政委袁光同志,袁老也是无线电训练班成员,他们共同回忆了当时的细节。王诤同志还建议,你应到江西去采风,体验一下,找找红军无线电班第一次上党课的感觉。
根据王老的意见,我两次去江西的井冈山、宁都和湖南等地采风,那时正是文革期间,听说解放军了解毛主席给红军上党课的故事,都极其热情地介绍情况。
后来,井冈山文工团的同志也来协助,他们按我的构思要求,穿上红军的服装,打上绑腿,戴上斗笠,摆出听课的姿态,让我拍照、画素描。这次采访写生,收集到许多宝贵的素材,为创作《上党课》打下坚实基础。
上下求索
1969年我被借到通信部搞五七展览,让我画《毛主席挥手我前进》大型宣传画,我用了22张整幅图画纸接起来,用水粉画,大脸盆调颜色,拿大刷子作画笔,画得过瘾。那是个学毛选盛行的时代。我想作为通信兵的一员,应该创作一张毛主席关心通信兵建设的作品。再现毛主席为通信兵上第一堂党课的历史事实,为通信兵留下点精神财富,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于是构思“上党课”,并确定用油画表现这一历史题材。
搞创作,对我来说是个新课题。所以,轮到自己创作油画《上党课》,有点犯难。
我通过请教专家,深入学习资料,逐渐搞清了创作油画的基本步骤。
首先画素描稿,也不知画了多少张,总觉得不满意,记得画废的草稿有几大筐。经过半年创作,素描稿定了下来。草图画好后,开始放大作正式稿。画主题性的油画素描稿,重要的是处理好人物关系,人物之间按一定的透视规则合理组合,另外还须处理好主与次,人物和背景的关系,等等。
其次《上党课》正稿,共作过三次大的改动。
第一稿,整体画面较大,当时觉得为了表现主席的形象,处理成站立的姿势,面对大家左手叉腰,伸出右手演讲。
第二稿,调整画面,使之适度、适中、合理、完美。
第三稿,后经反复琢磨研究,总觉得毛主席站立的姿势不妥,一是听众不多,只有十二人,二是坐下显得更亲切,因为毛主席这次重点讲团结,坐着谈更有亲和力。
最后,决定将毛主席画像的站姿改为坐姿,其他人物的安排、动态姿势,均服从总的构图需要。
师承名家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早在几千年前老子就精辟地指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从细微处入手。草图画出后,为了得到专家教授的认可,我去中央美术学院请教老师,那时正值“文革”,大学停课闹革命,我找到中央美院的王同仁教授。他听说去部队大院辅导搞创作,欣然应邀,他耐心地指导,热心地帮助,使我终身难忘。
为了按时展出,我不知疲倦,夜以继日地工作,利用节假日去革命历史博物馆、军事博物馆请教大师,学习他们创作历史画的技法。那个时代,互相协作的气氛极浓,连油画大师高虹、彭彬、刘秉江等老师都指导过我创作《上党课》。
我还拜访过许多名家,如油画大师中央美院教授王文彬,还有国画大师刘凌仑、刘力上、俞致贞、白雪石、梁树年、胡爽安等先生。后来,又与中央美院联系,临摹了赵域、孙滋溪等先生的作品,这些都获益匪浅。在自己掌握油画技巧的基础上,开始画正式色彩稿。我根据需要,画了不少人物习作,满意后一一画在正式画布上。刻画毛主席的形象是本次创作的重中之重,为了找毛主席的形象特点,我搜集了许多毛主席在井岗山时期的照片。后来又去新华社找,把主席在革命战争时代的形象资料尽量收集多一些,作为参考。搞创作不是把照片临摹上去就行。而是要抓形象特点,首先要形似,脸型眼神我基本上按照毛主席早年的照片为依据,然后结合1930年时期的照片修正表情,着重刻画主席的亲切可敬的形象,我在手势上下了不少功夫,毛主席左手夹着烟卷,坐在竹椅上,和大伙娓娓道来,右手伸出微弯欲展的手势,似乎在讲团结的重要性。
此外,在环境的烘托上也反复推敲,当时正值阳春三月,江西的桃花盛开,我把桃树安排在无线电训练班的院子里。远景是江南风光,徽派建筑,棕榈遍地。为了画好环境,我多次到公园里进行写生,探讨桃树及其环境的表现方法。
毛主席身穿粗布深兰色衣服,放在画面的最显著的位置,形成黑白对比。主席的头部位置是在黄金分割点上,他的背后是一棵怒放的桃花树,和前景的主席形象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其意象征革命事业蓬勃发展。至于远景,则结合我在江西写生稿和习作进行。
虽然,画油画的过程,是可以反复修改,可画了刮,刮了再画,但形象的准确,色彩的鲜明,和谐,才是主要的。我也不知画了多次,刮了多少次,终于圆满完成。
1972年初总政通知,3月份将在军博举办全军美术展览。
《上党课》在1972年3月,如期在军博全军美展上,成功展出。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在全军美展的评选中,《上党课》得到总政文化处处长张炳发,和军博政委张仲彬同志的称赞,和通信兵部领导的嘉奖。部领导让通信兵部宣传部,印制成对开单幅彩色招贴画几万幅,下发全军通信部队。《通信战士》杂志也作为彩色插页刊发。
现在,总参通信部陈列馆,展出了《上党课》巨幅喷绘油画。总参通信部大院所有灯箱内,展出了《上党课》油画图像,本人已逾古稀。每想到此,我感到欣慰、自豪。在部队23年戎马生涯中,为通信兵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毛泽东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就赞誉通信兵 “是科学的千里眼顺风耳”。 岁月如歌。八十三年过去,通信技术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要圆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离不开发扬革命传统,在传统中发展,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创新中前进。国强民富乐,骏马好启程,在太平盛世的午马年,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不断增强安全保障能力。追求新起点,创造新业绩。
真乃:重提红色好传统 万马奋发铸长城。